将时针回拨——10月28日,货邮吞吐量完成4.8万吨,提前64天完成2023年全年运输生产量。1月31日,完成货邮吞吐量7153.8吨,创单月货邮吞吐量最高记录,实现新年“开门红”......
数据长虹的背后,是呼和浩特机场瞄准货运市场发展,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形成的强大合力。
主动求变,加快构建航空货运网络
10月17日15时,一架TU204—100C型全货机满载货物从呼和浩特机场飞往俄罗斯,这是呼和浩特机场首条直达俄罗斯境内的全货机货运航线,也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正式开通洲际货运航线。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机场开启对外开放的“快进”模式,5月27日,正式获得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资质。9月1日,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投入运营。
“无论是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的投运,还是国际全货机航线的开通,都为今后呼和浩特航空口岸发展多元化国际业务打下坚实基础。”呼和浩特机场货运业务室经理侯亮作为呼和浩特机场货运业务一系列“首次”的亲历者如是说道。2024年,呼和浩特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跨入千吨量级,超过2019年同期的9.5倍。呼和浩特—乌兰乌德—莫斯科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呼和浩特区域枢纽机场的航线覆盖范围和货邮运输能力,为下一步新机场转场后,扩大国际业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以来,随着航空物流市场逐渐复苏,呼和浩特机场果断调整策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积极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引入运力资源,加密热门航线的运输频次,有效拓宽腹舱运输资源。截至目前,五条全货机航线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1.91万吨。此外,通过拓展“蒙邮达”产品运输范围、推广区内“速达产品”运价优惠政策等多项举措,使区内陆转航速达产品发运量持续增长,有效解决了内蒙古自治区内东西跨度大,陆运时效长的问题,提升了寄递企业的服务质量。
主动服务,持续提升货主服务体验
为让货物“加速度”,呼和浩特机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货物保障流程和保障效率。
今年年初,呼和浩特机场推出萌宠驿站3.0版本,对货运库区内活体动物用房进行重新升级改造,划分功能区域,实现分区精细化管理,为活体动物发运寄存提供更宽阔舒适的环境。
同时,为提升机场航空货运服务效率,呼和浩特机场推出航空货邮进港“快提”服务。“我们与物流企业签订协议,对快递类货物执行先提货后结算的方式,成功将货邮交付时长缩短一倍。”呼和浩特机场地面服务部货运业务室副经理马卉双介绍到,“这样一来,物流公司内部周转效率提升四到五倍,消费者拿到网购的快递至少能快1到2天。”此外,针对普通货物,实现8小时内到货通知,并通过营业大厅与库房建立的实时沟通机制,缩短操作时长及货主等待时间;针对散件货物,设立自助提货柜,待货物分拣完成后,由工作人员提前存放至自助提货柜,当货主办理完相应手续后可自行提取,提货办理时长由原10分钟缩短至3分钟。
快捷高效的服务是实现“货畅其流”的基础,吸引货主让“货物”乘机出行,呼和浩特机场主动从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等方面着手持续提升货主服务体验。
主动作为,“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
“自2024年春运首日起,呼和浩特航空货运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货邮吞吐量连续10日破300吨高位。”呼和浩特机场市场营销部康洁说。为充分满足春运期间旺盛的航空货运需求,呼和浩特机场针对货量高峰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研判。基于对历史数据的深入研究及对市场趋势精准把握,呼和浩特机场对2024年春运期间的货邮吞吐量进行了预测,旨在促进货运代理人、物流企业和航空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减少物流瓶颈,确保高效的物流运作。
“在2024年春节前,我们紧密关注市场动态,深入研究节前货源的结构和变化趋势,迅速响应春节假期牛羊肉运输需求的激增,先后与物流企业及代理人召开座谈会议,确保大草原的牛羊肉走向五湖四海”康洁继续说道。长期以来,呼和浩特机场与邮政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评估货源结构,召开会议探讨保障方案,不断深化合作,今年1月15日,呼和浩特至南京的第二条邮政航空全货机航线开通,释放载量约30吨,有效缓解货运旺季腹舱运输压力,同时进一步提升牛羊肉货物的运输时效。
与此同时,对于肉类生鲜货物集中运往海南地区的需求,呼和浩特机场积极与各航空公司沟通协调,针对热点航线争取更多舱位分配支持,灵活调整运输策略,除合理利用直达航班优先运输外,充分利用可中转航线,发挥中转航班的优势,将货物高效运往海南地区。此举既有效缓解了热点航线的运输压力,也为货物提供了更为多样的运输选择。
除了主动作为让货物顺利“走出去”之外,呼和浩特机场地面服务部为了引进货源,尝试开发货运非航资源。通过与昆明机场、乌海机场开展分销合作,以呼和浩特机场员工普惠平台为依托,将物美价廉的鲜花、云南特产以及乌海葡萄引入本地,拓宽货源渠道。据统计,2024年共开展两次分销合作,共119件货物,共计738公斤。
主动提升,不断优化货物保障流程
货量持续攀升意味着保障压力加大,既要确保安全、又要提升运行效率,这就需要货物收运、装卸等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为应对货运量快速增长后,保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呼和浩特机场多次组织召开了货运保障安全风险评估会、协调会,梳理运行保障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防控措施,为、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打牢安全基础。同时,秉承业务外包但责任不外包的原则,地面服务部严格按照监管清单,加强对合约商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及跟班作业,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并跟踪验证结果,实现闭环管理。协同合约商共同建立线上共享清单,明确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效闭环。
随着货运量节节攀升,呼和浩特机场也在不断提升核心保障能力、优化保障流程。
2024年春运旺季期间,为缓解场地受限带来的保障压力,呼和浩特机场地面服务部通过设立货运机坪临时转运区,将部分设施设备存放于66号机位,缩短保障距离,有效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通过积极与航司、物流公司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货源情况,统筹安排物流公司进货时间,协调解决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蒙航、中原龙浩全货机复航事项,全面梳理货机货物入库、过检、称重、组板、出库、装卸、仓储等流程,设立待运坪货机组板专区,提升了作业效率。中秋节旺季期间,提前部署拖斗使用数量、周转流程就周转时长,在次日航班保障高峰期前备足使用数量。
呼和浩特机场通过一系列提升保障能力、优化保障流程的举措和办法,为航空货物运输保驾护航。
谋非常之功,当有非常之举。2024年,呼和浩特机场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聚焦货运市场发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千方百计谋划、推进一系列可实施、有成效的举措,将“货畅其流”从愿景变为现实。
12月2日清晨,呼和浩特机场货运库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库区航班显示屏的不断滚动,这样的忙碌往往直至深夜......正值岁末年初,呼和浩特机场正以“开年就冲刺、一天不耽误”的奋斗姿态,奏响货运业务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