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致橡树》
爷爷奶奶结婚60年了,一轮甲子。夜半梦中醒来,窗外月光清亮,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度过的快乐童年,眼眶为之湿润不已。那个时候奶奶还不到50岁,因为身体原因提前内退在家,专职照看我和弟弟。爷爷工作的顺风顺水,男主外女主内,日子过得好生羡慕。
那个年代的人会认字写字的人为数不多,大多数是农村包围城市之后进城务工的人们,靠着一双手和坚韧的品格谋取一席之地,所以有文化的奶奶在单位是工会共青团的骨干,人长得漂亮,会讲话,自然讨人欢喜。有时候想到60年奶奶和爷爷一路相伴走来,抚养四个孩子长大成人相当不易,还要不时的接待老家来的亲戚朋友,吃住全包。我记忆中,每个夏天或者是逢年过节,奶奶家就挤满了来看望的人们,我是小孩,不喜欢人多,每到这个时候就拉着弟弟出门躲清静,而奶奶也乐的应付,给我们两块钱,买汽水,那个时候还是大窑嘉宾,粒粒橙什么的。我和弟弟就这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我近三十年来最满足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奶奶喜欢做思想工作,也很会与人沟通。小时候,我犯了错,奶奶从不会骂我,只会耐心的问我原因,然后慢慢教导我,家里几乎没有什么争执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我一听到人大声讲话或者是争执就很不适应。可见童年的影响和教育对人是深远的。我从小喜欢做家务,到现在已经有了轻微的洁癖,源于小时候奶奶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实在忙不过来,家务又多,小孩子好奇心重,所以奶奶就带着我们一起整理家,做饭什么的。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会炸油饼,包饺子,整理衣柜,洗衣服······堪称全能选手,呵呵,奶奶那会见到熟人逢人就夸我和弟弟如何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帮她分担家务等等,说的我们还特别骄傲。
后来大学我学了师范,在行为教育学里,杜威论述了“家长对于孩子行为指导的意义”。我当时就震惊了,我的奶奶虽然不是什么教育家,但是她真的用她的经历和人格深远的影响了我,她用她不骄不躁的处事方法,让我的性格也不会那么激烈。她用她和爷爷平淡稳妥的生活影响了我的择偶标准,所以我现在的家庭依然延续着那个年代的标准,平淡稳妥。在生活工作中,他们都是默默付出,踏实克己的人。爷爷一辈子的教育工作,让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在家里不苟言笑,沉默,偶尔说出的一句话堪称经典,一语中的。我印象中,爷爷退休在家后,每天上午练毛笔字,泡杯茶,看书看报,到时间为我们做饭。他说之前工作忙,家务事根本不去触碰,奶奶伺候了一家人一辈子,现在该她享福了,所以家务做饭爷爷从零学起,到现在居然可以像模像样的为我们准备年夜饭。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感动。他们之间从不说爱,都是默默付出。可是足以,话说得多了,难免矫情,而踏踏实实的把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做好,真心的为身边的伴侣改变,换位思考才是最真实的爱情。
这样默默相伴度过了60年,钻石婚。而他们从来没有钻戒来象征爱情。可是,真正的爱情需要这些身外之物来提醒吗?人与人最重要的就是你的付出我可以了解,到了合适的时候,甘愿互相转换位置。
2005年,我见证了爷爷奶奶金婚的场景,2015年,我又见证了二老钻石婚的相守。他们是我身边爱情的典范,真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身体力行的证明了,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