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已至,许多市民会选择燃放孔明灯来许愿祈福。但对于机场而言,漂移不定的孔明灯却极易侵入机场净空保护区,破坏机场净空环境,给航班的飞行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小小孔明灯,燃放危害大
孔明灯通常是由细竹丝、细铁丝、白纸、蜡烛、脱脂棉等材料构成,燃烧后外焰温度高达300℃,最高升空高度可达到1000米。升空后的孔明灯与起降航班存在严重冲突,极易被飞机发动机吸入甚至与飞机相撞,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导致飞行事故。此外,放飞的孔明灯漂浮不定,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居民屋顶、阳台、草地、林地、垃圾堆等可燃物较多的地方,极易引发火灾。
净空无小事,法规来护航
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规来保护机场净空。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禁止从事“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和其他升空物体”,而孔明灯也属于规定中的升空物范畴。2014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民用机场管理办法》相关条款,也明确规定了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内禁止放飞孔明灯、风筝等升空物体。
广宣传、重联动、净空保护在行动
近年来,呼和浩特机场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净空宣传,不断加强孔明灯等升空物体的治理。每年元宵节前夕,净空管理员都会来到机场周边村镇和市内主要广场,向市民发放净空宣传手册,讲解孔明灯对飞行安全的威胁等相关净空保护知识。同时,呼和浩特机场始终保持与市安监部门的协调联动,借助行政执法单位的力量来不断巩固孔明灯等升空物体的治理成果。年初,呼和浩特市政府已经发布了《关于严禁销售点放孔明灯、禁止点旺火、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通告中明确规定元宵节期间严禁在全市范围内销售和点放孔明灯。
对此,呼和浩特机场也呼吁广大市民自觉抵制燃放孔明灯的陋习,共同营造安全的机场净空环境。
市民正在放飞孔明灯